新闻搜索
     首页 >> 德育之窗
四招让孩子摆脱“手机控”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6/11/8 阅读:2681次 【字体:

心理学家肯纳斯 乔恩把“控”手机的青少年称为“活在气泡里的世代”。他认为,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,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六英尺屏幕上。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,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。

  这一层气泡隔绝了“自我”和外界的关联,让人变得更加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,懒散、消沉。同时,心理学家还发现,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“多任务”状态,长此以往会让人出现“注意力障碍”,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分神,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做深度的思考,这对以学习为主业的学生而言,影响尤其明显。

    专家建议:鼓励孩子多面对面交流

  1.让孩子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

 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,不是自己认可的行为,都是无法获得积极效果的。要改变沉迷手机的现状,必须让孩子认识到“控”手机的危害,并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,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。

  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,摆事实讲道理,和孩子达成共识。不要情绪过激,也不要危言耸听,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,造成反效果。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,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,并能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,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。

  2.培养兴趣,转移注意力

  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,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,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,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,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,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。

  作为家长,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,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,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。

  3.约法三章,坚决执行

  孩子毕竟是孩子,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。因此,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,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,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,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、什么时候不行、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、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。赏罚一定要分明,执行要坚定。

  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,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“老人手机”也未尝不可。要注意的是,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,孩子的改变,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、爱心和鼓励,千万不能着急。

  4.利用同伴的力量

  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,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,少用手机短讯和QQ。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,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。

        同时,也可以请孩子的朋友们充当监督员,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,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,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“活动”中来,当“戒手机”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潮流,“控”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

  • 上一条新闻: 中学阶段家庭教育的6种方法

  • 下一条新闻: 八礼四仪三字经
  • 返回上级新闻
  •  

    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     
    学校地址:扬州市西湖镇司徒庙路101号  邮政编码:225008 【后台管理】【邮箱登入
    http://www.yzxdf.com   E-MAIL: xdfxss@126.com 技术支持:扬州仕德伟网络
    版权所有:扬州新东方中学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苏ICP备10211789号-1